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论文_快速城镇化背景

日期:2022-06-04 作者:网站采编

文章目录

1 概念界定、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概念界定

1.2 研究方法

    1.2.1空间分析法

    1.2.2空间自相关及空间集聚

    1.2.3回归模型分析

1.3 数据来源和处理

    1.3.1数据来源

    1.3.2数据处理

3 我国小城镇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3.1 小城镇时序演变特征

    3.1.1数量演变特征

    3.1.2规模类型演变特征

3.2 小城镇空间演变特征与空间相关性分析

    3.2.1小城镇规模类型空间演变特征

    3.2.2小城镇规模类型空间相关性分析

4 小城镇发展演变驱动因素分析

4.1 相关因素分析

4.2 基于多模型的影响因素结果分析

5 结论及建议

文章摘要:小城镇是中国城镇等级体系中最基层的单元,是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的主要载体之一。文章选择中国城镇化快速发展的2004—2017年时段,运用GIS将全国统计数据、空间数据和网络数据等相互融合,构建中国小城镇空间数据库,以探究其时空演变格局及机制。研究发现:(1)研究期内小城镇数量在短暂下降后呈持续上升趋势,小城镇人口总规模、平均规模不断上升。(2)以“胡焕庸线”为界,中国小城镇发展水平呈现“东南高、西北低”的总体格局,但在研究期内东南部优势略有减弱。(3)研究期内小城镇规模类型以向上转移和不变两种类型为主,其中超大型小城镇在长三角、珠三角的集聚空间不断扩大,中型以上小城镇由沿海和大城市周边分布为主逐步向中西部地区扩展,中小型以下小城镇由京广—京哈铁路以西密集分布,收缩到“胡焕庸线”两侧和东北部分地区。(4)自然地理条件中的海拔高程、河网密度等内生性变量,区位与可达性中的对外交通网密度、所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等外生性变量,对小城镇发展呈现为显著或较显著的影响,初始发展基础对小城镇发展有重要影响。

文章关键词:

论文DOI:10.15957/j.cnki.jjdl.2022.03.007

论文分类号:F299.2

期刊导读
期刊介绍
邮箱投稿
在线投稿
联系我们